石家庄二中南校区 石门校区 石家庄二中西校区 润德校区 雄安校区 石家庄二中第一实验小学 石家庄二中校友录 防范非法集资
石家庄二中 微博
【邵校长推荐】从同事间称呼看学校人际文化
作者:王益民 来源:中国教育报 录入:刘宁
发布时间:2011-04-11 16:59:01 点击次数:20348

看过一个案例:他和她20岁时是同事,第一次找她有事时,他喊她“郝云霞”;21岁时他和她比较熟识了,见了她就叫她“小郝”;22岁时,他追她,写在情书上的是“云霞”;23岁时他们热恋,他搂着她,他称她“霞”;25岁时他们结婚了,在夜深人静时,他在她的耳边呢喃“宝贝”;28岁时,他们的孩子满地跑了,他冲她嚷“哎”;38岁时,她的脸上已经有了细细的皱纹,他便叫她“老郝”;48岁时,他和她的战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,他瞪着俩眼吼到“郝云霞”。从“郝云霞”到“郝云霞”,正好一个轮回。

其实你注意下身边的学校,不同学校同事之间的称呼也是有细微区别的,并且这种区别正反映了这所学校的人际文化,我们不妨来分析下。

第一种,同事间称呼为“某老师”。这样的学校通常是学术性比较强的学校,李镇西老师曾经多次谈到对他的称呼问题,李博士、李校长、李专家,还专门撰文《请称呼我为“李老师”》;朱永新老师的称呼更“麻烦”:朱教授、朱会长、朱主席、朱市长,但他跟新教育人说,你们叫我“朱老师”,2001年,我第一次在苏州市政府办公楼见到朱老师,一声“朱老师”,立刻拉近了我和他的距离,新教育的几十万众,因为有了朱老师,我们过得很学术、很完整而幸福。一般同事间称呼“某老师”似乎是天经地义的,称呼领导,如校长、书记为“某老师”这就需要一种改变,一种勇气,一种氛围,进而一种文化。校园里只有老师和学生,没有“某长”,“去行政化”了,校园便多了很多本质的东西。

第二种,同事间互称“老某”。这样的学校一般是比较自由的学校,往往缺少细节管理,老师间不管年龄大小,一律“老”之,校长们称呼老师也“老”长,“老”短的,看起来很“和谐”,其实弥漫着一种俗气,尤其是在学生在场的时候,“老”来“老”去的,树立了“俗文化”的典型。其实,这种文化最大的问题不在于“老”的称呼有什么实际不妥,而在于那些人浑然不觉,偶尔有人提醒他,他还振振有词:这样不是亲热嘛!但是这种人还是有分寸的,比如,他绝对不会称校长为“老”,自然也不会称自己父母为“老”,这种分寸感看起来是一种伦理的保持,其实折射了一种不良的心理。我们在三朋四友聚会的时候,尤其是酒酣耳热之际,混喊一通“老”不仅可以原谅,而且实属应当。如果“老”在私下里也就罢了,有时不自觉地带到课堂中,那年,我在走廊里亲耳听到有人冲着教室里喊“老某,出来下”,习惯了,甚至严肃的会议上也“老”个不停。学校,毕竟是学校,是滋养文明的地方,不能混同于市井;教师,毕竟是教师,是文明的传播者,不能等同于江湖。

第三种,同事间按职务称呼,“某长”“某主任”“某书记”。这种学校往往是等级观念较为显著的学校,中国的学校大都如此,属于主流文化了,也没什么不妥,在行政化比较浓烈的今天,这种按职务称呼从来就没有人怀疑过,这一点做得不如军队彻底,张副团长就是张副团长,不能喊成“张团长”,不像学校,副校长统一为“某校长”,这是礼貌,但也是一种迎合和随意,与精致文化无关。假如哪所学校能够打破职务称呼,上至校长、书记,下到清洁工,一律“某老师”叫开,我们应该为这所学校鼓掌并向这所学校表示敬意。

第四种,同事间直呼其名。这是比较散漫的学校,有吗?很多,你去农村看看,很多学校就是这样,没有歧视的意思,农村,教育毕竟相对落后一些,同时落后的还有文化,在成人场合,尤其是同辈人间亲热一点,去“姓”称“名”,“赵三福”为“三福”倒也显得自然、亲热,但不管场合,连名带姓大声喊叫,这是一种陋习,当克服之。《礼记· 檀弓上》:“幼名,冠字。”孔颖达疏:“始生三月而加名……年二十,有为人父之道,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,故冠而加字。”在传播文化的校园里,混喊姓名,也有悖传统。

还有,现在社会上某些组织还比较流行“倒称呼”的现象,称呼年轻人为“老某”,称年长者为“小某”, 据说这种称呼能让年长者找到年轻的感觉;能让年轻人找到成熟的感觉。自欺欺人罢了,学校应拒绝!

人是社会动物,每个个体均有其独特之思想、背景、态度、个性、行为模式及价值观,然而学校的人际文化对每个人的情绪、生活、工作有很大的影响,甚至对组织气氛、组织沟通、组织运作、组织效率及个人与组织之关系均有极大的影响。学校人际文化属于学校文化中亚文化,正确引导,会让学校更像一所学校,充满着民主、平等与学术氛围。


分享: